欢迎来到抖树网络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南海 股票(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2023.11.26 来源: 浏览: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核心观点」

你知道吗?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炒股也曾爆亏,沦为韭菜!

最后他留下了一句警世名言:“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大家好,我是危机博士。本期和大家聊聊世界三大最著名的资产泡沫——南海公司泡沫。之前我们曾详细介绍了郁金香泡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南海泡沫



故事还要从300年前说起,英国17世纪真是够忙乎的,先后经历了英国版三国战争、光荣革命等,还通过八次武力战争,做掉了君临欧洲的荷兰,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最后又去掺和了西班牙的家事,1711年英国担忧当时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崛起,在法国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英国也要趟浑水。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西班牙王室继承战



一系列的战争损耗了英国国库,在18世纪初,英国已经背负了巨额的债务。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一个构想,让国家向某些企业授予在西班牙殖民的南美洲南海地区的贸易垄断经营权,然后再从那些公司获取部分利润,这样政府就能赚钱还债了。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时任财务大臣:罗伯特·哈利



这个构思很快就引起时任财务大臣罗伯特·哈利的兴趣,财务大臣就是财政部长,为国库管钱的。在一系列调查之后,哈利发现,政府债务的窟窿太大了,总计债务规模超过900万英镑,于是,在哈利的倡议下,一些富商集结起来共同成立了“南海公司”,把政府的债务包揽了过来。

南海公司于1711年通过国会法令成立,当然英国也借鉴了法国爆发的密西西比泡沫,不希望最终成为一场闹剧,所以刚开始英国对筹建南海公司较为谨慎。
但对于利益的追求,还是无法让英国摆脱泡沫与危机的诅咒
当时南美宝地被视为商机无限,而南美地区的商贸权还掌控在西班牙人手里,英国则搅和着西班牙王室争夺战的浑水。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



南海公司则背负着帮大英帝国融资还债的使命。当时公司被赋予了发行总值近1000万英镑股票的任务,所筹的资金主要用于清偿陆军、海军债券和其他一些短期债务,同时,公司还肩负着恢复因辉格党内阁解散而受到影响的公共信用的责任。
作为回报,政府将每年向公司支付56.83万英镑,相当于6%的利息加上费用,然后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政府付给南海公司的费用



南海公司可谓压力山大,化解压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股价打上去
南海公司有了政府的背书,获得了英政府给予的酒、醋、印度货、缫丝、烟草、鲸鳍和其他一些商品将使用永久退税权,并且掌握了西班牙人控制的南海地区贸易的垄断权,所以,这家公司的命运也与英国对西班牙的战争紧密捆绑在一起,事实上英国和西班牙在南海贸易上的谈判并不顺利。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南海公司的阳谋是掠取南美东部海岸蕴藏的巨大财富。那时,南海地区的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有着数量惊人的金银矿,人们幻想着只要英国商人登上南海的海岸,马上就会有数以百倍计的金砖银锭不断地运回英国,但当时西班牙国王并不想让英国在南海获得太多好处,所以也在积极制造矛盾,但投资南海公司的英国民众却一直蒙在鼓里。
依靠美洲矿藏的巨大想象空间,南海公司的股价炒作计划开始实施,宣传皇家特许权以及初始股东全是有名望的贵族和议员,鼓吹自己的优质背景,这让不少投资者买入股票。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南海公司的媒体造势



南海公司还利用媒体造势,把南海公司在美洲航线的前景吹得天花乱坠,让股票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而此前英格兰银行发行彩票,不断营造出的全民投机氛围,助推了普通人对于通过博彩、股票获得一夜暴富机会的异想。
一时间,南海公司的股价成了财富的代名词,股价也从1720年1月的120英镑每股,2月的175英镑每股,3月的330英镑每股,再到4月底的400英镑每股。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1720年南海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图(数据来源:Royal Society)



节节攀升的股票诱惑下,各类股份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心希望复制“南海公司”商业模式,提出的各类前景诱人的商业计划。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计划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计划书所描绘的前景是否有足够的诱惑力让投资者把金钱乖乖递到他们手中。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有皇家特许状的大型股份公司



人们对股票的狂热已经不限于南海公司、东印度公司、英格兰银行等有皇家特许状的大型股份公司,其他各种良莠不齐的公司股票,成了普通投资者下一个追捧的目标。
当时的情况夸张到,伦敦临时充当股票交易用的房屋大多按天出租,整个认购过程只需花费数小时就可完成。因此,上午还在热情接待投资者认购股份的公司,到了下午可能就已卷款而逃。
即便伦敦街道上充斥着造假与欺诈的故事,但几乎没有人将南海公司以及众多其他公司的虚假繁荣称为“泡沫”,投资者似乎比以往更加盲目地陷入股市的泥潭中,甚至还会买入一些已经涨了5倍的股票。
至于这些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否真的好到足以支撑这么高的股价似乎并不重要,更不用说很多公司既没有南海公司那样的皇室特许状,也没有像东印度公司那样经营着利润丰厚的印度殖民地。它们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精美的广告包装。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而这种狂热而盲目的氛围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竟然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因为从回报率来看,投资包括南海公司在内的各种股票,收益无疑是所有投资途径当中最高的。只要人们对公司盈利的预期不减退,股票价格就会持续上涨;而自己只需在股市崩盘的前一刻把手中的股票抛售掉,就不会成为最后的韭菜。
这也导致了18世纪初的英国的股票市场,充满各种投机,而且缺乏监管和贵族圈层的策划,一场空前的金融大泡沫已经吹起
意识到危机来临的一些英国议员希望推出一项法案来阻止这场狂欢,但由于议会大量议员受到南海公司贿赂,各怀鬼胎,试图阻止投机的《泡沫法案》在出炉 时,竟然变成了加速南海公司股价膨胀的催化剂。
由于《泡沫法案》规定的是打击民间资本涌入不规范的股份公司,这就意味着资金只能流入那些有着各类许可证的大型股份公司,南海公司等大型“国有”公司就是最好的追捧目标。
6月初,南海公司股票上涨到了750英镑每股,这几乎是当年1月份时股价的五倍。而在《泡沫法案》通过以后,股价更是上升到1050英镑的高点,7月股价一直在900到1000千英镑之间徘徊。
《泡沫法案》通过后一段时间,南海公司的股价突然停滞不前,再加上英国与西班牙在南海贸易问题的谈判并没有透明公开,投机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南海公司股价炒作计划的前提完全建立在期望之上,只要人们认为南海公司股票会不断上涨,这个把戏就能一直玩下去。反之,只要人们认为南海公司的股票不再值钱,那么投资者就会迅速抛售手中的股票,迅速获利离场,而一旦人们开始抛售,股票本身将会变得更不值钱。
恐惧滋生抛售。南海公司股价出现连续下跌后,无论公司管理层怎么画饼,作用都极为有限。南海股价持续下跌,到了9月,股票的报价只有700英镑了。
这下子情况变得明朗起来了,人们对南海公司的股票开始警惕起来,股价虚高实锤了,抛售量越来越大。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南海公司股价崩盘(数据来源:Royal Society)



南海股价崩盘,等到11月初,股价跌至210英镑,随后又跌到135英镑。和最高点1050英镑的股价相比,跌幅近90%。
那些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心里拔凉拔凉的,不仅英格兰乡绅赔得一干二净,连不少底层群众也血本无归,他们手中的南海公司股票已变成一叠叠废纸。大街小巷的狂热气氛已经消散,剩下的是无尽的懊悔与愤怒。
之前曾经为伦敦股票市场大肆宣传的报纸和杂志,此时也倒戈相向,利用舆论倒逼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这个大崩盘。
到了12月,英国议会决定开始对南海公司彻底调查,南海公司对议会受贿的情况也彻底曝光。
南海公司不为人知的黑幕层层揭开,背后竟是数量惊人的假账和错账。几个月前还为南海股票疯狂的英国人这才发现,南海水太深了。1720年,英国议会里持有南海公司股票的议员数量竟然高达450人,贵族当中持有南海公司股票者,超过120人,南海公司对于英国议会和政府的 “渗透”深不可测。而我们大科学家牛顿也被割了韭菜,损失惨重。

解读南海泡沫:是预测天体运行轨道难,还是预测股票的涨跌难?

英国政府的信用危机



涉案人员遭到处罚的同时,英国政府的信用也一落千丈,尤其是很多投资者在这次泡沫中的损失已不可挽回。而肇事者南海公司却因为深厚的皇室关系,一直活到1855年才破产。
南海泡沫告诉我们:只要人性中的盲从和投机心理不变,这样的把戏还能继续持续下去。
欢迎点赞和评论,告诉我你对这场危机的观后感。最后《危机博士》提醒大家,理性、不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才是投资的正道

完 | 感谢阅读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