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抖树网络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股票 研究(基本面研究之一眼定胖瘦--一个股票是否值得研究)

2023.11.07 来源: 浏览:

基本面研究之如何去看待一个股票是否有足够的研究价值

好久没以文章的形式去跟大家聊聊行情,聊聊投资了。总体来说目前的市场行情更多的认为部分有较大研究价值的品种已经处于了基本面右侧,而技术面左侧阶段,处于长期维度来看值得大手笔介入,但短期尚且难有表现的“熬”阶段。这是当下对行情的一个主要判断,这个判断的逻辑基础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将几个大指数关键的核心估值指标放在历史纵向的维度去看已经显著处于了历史底部的阶段(简单的pe,pb对单一个体的适用度非常有限需要我们自行进行加工处理,但对宏观整体的适用度其实非常好)。

那么在这波下跌的行情中其实有不少投资者朋友(姑且称之为投资者朋友吧)开始对所谓的价值投资,对基本面研究失去了信仰,其实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套用某位大佬说的话-乐观时的坚定都不叫坚定,大多都是多巴胺催化的心理假象,悲观时的坚定才更加的入木三分,孤独悲凉,那是一种跟全市场对抗的勇气,回撤是真知最好的试金石,当多巴胺褪去,亏损下的悲观心境跟存量认知做最后的斗争,持有或者放弃。所以的真知都是跟市场情绪的对抗中锤炼出来的,在人性的弱点中修行出来的。借大佬语录与君共勉,分析的方法,交易的方法都可以学,而修心基本靠自己!

如果你到现在依旧相信股票是可以投资的,那么接下来切入今天的正题,究竟什么样的股票才值得我们研究。先给一个我个人的结论,绝大部分的股票没有去探讨基本面的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股票,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究内部的公司基本面。换句话说到底怎么样的公司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我来谈谈这个问题我自己比较推崇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战略分析大师,迈克波特教授的波特五力模型。那么让我们逐一来看看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究竟说了些啥。

五力模型的五个主要要点分别是从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3潜在进入者的威胁4替代品的威胁5现有厂商的竞争战略。有此可以看到波特教授在衡量一个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时会从上面五个维度去分析,包含了企业的上下游格局,行业的进入壁垒,行业的颠覆性技术以及实时动态的行业竞争战略。那么让我们一条条来看似简单的几句话,里面究竟有哪些道道。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顾名思义就是为企业的服务和商品提供原材料或者未成型服务的厂商。那么任何一家企业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肯定是希望能够在跟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时候占据一个有力的地位。那么让我们通过举例子来更深的理解一下这里面的道道。比如说A和B两家企业在面对同一家供应商的时候,A需要先钱后货,不先付钱供应商不给他货。而B可以做到赊账,先拿着货用,给予半年和一年的账期,慢慢付款,那两者对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强弱是不是显而易见。再比如白酒行业的公司,原材料主要就是水,小麦等非常容易获得的材料,而B企业为半导体行业的公司,供应商基本上都是技术封锁的供应商那么你说谁的原材料议价能力会更强。当你的上游供应商都是一群分散的,数量庞杂的供应体系,很显然谈判的筹码就到了你的手里,店大欺客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当你的上游供应商都是一群寡头(可能来自技术,可能来自某些行政垄断),那么很显然此时大概率就变为了客大欺店,试问如果你做企业想被你的供应商捏着鼻子走呢,还是你去捏着供应商的鼻子走,答案不言而喻。而这背后实质体现就是供应商作为公司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大套小的一个过程。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了,为啥有些行业只能投上游,有些行业只能投中游,而有些行业则只能投下游,背后的底层逻辑既是如此。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其实这一条的理解跟上一条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上下游关系的转变。故自行理解便不再过多的展开。

3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字面意思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这个行业是否还会有新的玩家入场搅局。而关于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一点,有非常多的管理学大学认为是五力模型当中最重要的一种力。一个没有进入壁垒的行业,最终带来的结果一定是持续高烈度的竞争,而持续高烈度的竞争对投资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一场噩梦,在对所有竞争者开放的市场中,竞争会使所有参与者的回报都降到同样的最小值,而此时如果又处于一个超级大的自由定价市场,那么对很多企业来说盈利的稳定性将会非常的糟糕,周期效应会非常的显著,特别对于一些进入极其简单,而对于产能退出异常复杂的高固定资产投入的行业来说,这样的竞争格局将会对企业价值带来肉眼可见的损耗。因此有足够高的进入壁垒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要素。这个壁垒可以来自于技术(专利的保护),可以来自于行政垄断(比如血制品原料端的垄断,水利发电资源的垄断等等),以及市场格局已经让在位企业形成了隐形冠军效应(超高的市场占有率,行业体量难以容纳第二家大企业,对于资本来讲去挑战已经形成的龙头公司,完全不具备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在位的龙头企业将独享整个细分市场的绝大多数利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进入壁垒既是马太效应下的龙头效应,其内里实质比拼的是企业的效率,效率还是效率,能活下来的只能去那个最有效率的企业,占尽供应链的好处或者将自身运营逼到了极致。这一种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形成了就意味着长期较为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一种相对平衡的行业竞争格局,深入去研究你会发现里面的道道实在太多了,因此还是再次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书中针对进入壁垒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也举了非常多实际的商业案例,有些案例的观点非常独具一格,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4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的威胁,相信意思的理解其实非常简单。那么其中取决于替代品是否会对原有商品带来足够的威胁,主要有三个维度的考量1替代品的性价比2替代品的产品力(稳定和可靠)3替代品的转化成本。性价比顾名思义很好理解,比如猪肉太贵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转头去吃牛肉,去吃羊肉。也就说替代品本身与被替代品之间不应该存在极大的价格差异,除非形成了颠覆式替代,比如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手机,数码相机代替胶卷相机,这种技术迭代带来颠覆式体验的替代品的威胁往往是破坏式的,一旦出现此类苗头抓紧退出是投资者唯一的选择。而对于一般的替代品特别是那种认证周期较为漫长对于可靠性要求十分高的领域比如关键的部件,军工行业等一般来说性价比不一定是首要考量的要素,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是最重要的,有不少公司的竞争力就来自于此,也许看上去技术平平但始终就是能维持一个极高的毛利,可靠和稳定性贡献了极高的利润空间。至于替代品的转化成本,也可以称之为学习成本。举个简单点的例子一个公司的员工已经习惯了某一家厂商的crm软件,此时有一家厂商开发出来了一套更先进的管理软件,价格差不多,你觉得这家公司会换吗?很大程度上不会,特别是当这家公司的员工已经呈现年老局面的时候不换的概率会更大,因为换了有非常高的学习成本,软件可能是更先进,但对于很多员工又要重新掌握使用,带来的可能是短期效率的下降,而且这方面还涉及到追责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转化成本和学习成本的存在导致很多替代品并没有办法去倾入别家的领地,也许看起来他更先进。

5现有厂商的竞争格局

同行竞争者在每个领域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而竞争强度则和市场状态、企业现状、发展战略、收益波动、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旦进入某个行业领域,基本上都会被带入竞争的行列中去,每个企业、团队为求生存发展必然和你产生竞争关系,很多时候就算你想退出不玩了,还得考量巨大的退出成本。因此国际上才会有专门的咨询公司争对此问题进行企业的赋能服务。下一步该出什么牌,是以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为主导,还是以品牌打造,渠道布局为主导优势,亦或是增加产能,资源整合和主导优势,这一切的战略选项在不同时期,不同烈度的现有厂商竞争格局里显然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的研究自然也极为负责,有兴趣的粉丝朋友可以仔细研读波特教授的大作--竞争战略。

以上大体罗列了个人认为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基本面必须满足的几个核心条件,事实上你会发现要搞清楚前面的12小点相对会比较容易,而34小点的研判已经变的非常困难(其中第3点被不少管理学大家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到了第5点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行业内现有企业的动态跟踪研究,所以你会发现投资看起来只是一个buy hold的过程,但建立在buy hold之下的是严密的逻辑和分析,这一点其实非常困难,当你有了大致的逻辑解析其实你会发现A股绝大多数的股票和行业并不值得你花过多的时间去研究,与君共勉!

叶奇杰,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执业证书编号:S0900618120034。本文所载信息及表述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本人不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须对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Tags:
友情链接